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476

【蓝领日志】“美差”用“招聘+外包”满足服务业蓝领用工

$
0
0

写在前面:蓝领日志》是一个系列报道,挖掘优质蓝领项目,在 36 氪首页搜索 “蓝领日志” 即可查看相关项目,欢迎对行业有关注的朋友一起交流。

今天介绍的项目叫 “美差招聘”,定位做服务业蓝领招聘。创始人兼 CEO 谢光华,从 2009年 至今创业 7年,创业的项目有 1 个已经新三板上市。在他看来,目前招聘最大的市场在蓝领,而这门生意归根究底就是 2B 的业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关键。

所以,“美差” 的逻辑是 “招聘+外包”,招聘平台负责做品牌、搞流量,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招聘;而外包则是保证现金流,定位大企业,很快实现盈利。

对于招聘来说,传统 Jobboard 模式是职位驱动,企业发职位后候选人去投递,渠道中的虚假职位占 50%-60%,即便在岗位真实的情况下,打电话邀约成本又是简历获取成本的 3 倍。这样一来,不仅面试者容易受骗,求职效率也很低下。但其实基层岗位对人的要求很简单,是一个可以相对标准化的流程。

针对这个问题,“美差” 自己革新出一个 “Interviewboard 模式”,商家把职位需求、面试的时间、地点直接通过平台发布,求职者在指定时间内上门面试,招聘贴当天下线,强的时效性可以保证招聘的效率,时间、地点的发布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虚假职位。至于后期的商业化,则可以通过企业 “购买会员”、“置顶” 等方式,也可以按照效果付费。

据悉,“Interviewboard 模式” 于今年2月 份上线以来,用户一个月内增长 10 倍,获取成本降低在 8 毛钱左右。

而近期,美差又上线了针对大企业的一站式人力外包服务 “每才人力”,就是从招聘,到签合同,再到缴纳保险等都通过美差平台进行。

谢光华认为,如果中国基层岗位招聘市场是 500 亿 RMB 的规模,那么基层岗位人才外包市场至少 5 万亿。其次,从具体的业务角度来看,招聘服务只是企业解决用工短缺的一种途径,而用工短缺的终极途径应该是人才外包和灵活用工。

“美差” 一开始尝试做过 RPO(招聘流程外包),跟客户一对一电话服务,虽然体验很好,但这样的方式效率很低。正常逻辑是当生意做到一定规模时,单个成本会降低,但实践下来发现,RPO 没有边际效应,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加之,RPO 的简历来源是 58、赶集等第三方渠道,数量上不能满足。最后,“美差” 得出的结论是,RPO 不能规模化。

再说派遣,过往的中国式派遣服务更多是事务性服务(也就是签合同、缴纳保险这一系列的流程),仅为客户规避了一些用工的政策风险,大多也缺乏招聘能力,本质上并没有真正解决用工短缺的问题。

谢光华判断,当一个全职的用工成本上升到 6000 元以上的时候,中国服务业的人才外包市场将会出现井喷,而这一刻预计在 2020年 之前就会到来。

目前,美差已经可以实现小规模盈利,自 2015年1月 成立以来,其先后获得了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的天使轮投资和光速安振的 A 轮投资,近期将启动下一轮融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