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448

呼叫医生从多点执业切入,欲围绕医保支付来解决医患三方的需求

$
0
0

与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的视角不同,呼叫医生想要解决的行业痛点是医保支付

呼叫医生创始人兼 CEO 林培鑫认为,目前国内的医保支付体系(包括职工医保、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医保)还不太健全,有明显的属地问题。即患者在哪购买的医保,就在哪看病。出了医保属地,就很难报销。对于患者来说,跨医保点就医,就医成本会增加。对于医院来说,他们也希望将患者留在本院就医。

“如果想保持医院和患者不动,还能满足患者看到好医生的需求,就让医生通过多点执业流动起来。” 实际上,医生通过多点执业也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同时还能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传播医生的个人品牌。

于是,呼叫医生的模式便形成了:围绕医保支付来解决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的需求,先从医生从多点执业切入。

如果二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有医生多点执业的需求(主要包括门诊、会诊、手术、授课和大查房),他们可以发出订单,三级医院的专家可以接单。订单费用由保险和诊金构成,订单状态双方都可以跟踪,订单结束后双方也都可以相互评价。

未命名_meitu_0.jpg

呼叫医生医院端,目前主要基于微信端

林培鑫介绍,呼叫医生的微信端于 2016年5月5日 正式上线。但实际业务从 2015年8月 就开始了,此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电话下单的方式进行。

截止目前,呼叫医生已经与 134 家二甲和民营医院达成了合作,覆盖了 1757 个科室。合作的三甲医院的医生累计 2084 名。总客单量 800 余单,平均客单价 3645 元 ,最高客单价 30000 元,医院复购率达 91.67%。

下一步,呼叫医生将根据医生多点执业的需求更加细化,比如手术需求按手术名称分类等。另外,呼叫医生也在和多个互联网保险公司在洽谈医生责任险的定制开发合作。

在林培鑫的计划中,除了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切入点,呼叫医生将来还会推出患者端,让患者可以实时跟踪自己的医保使用情况,包括查看是否有专家来自己的医保定点医院执业、自己的医保定点医院是否还有床位等。

在资金上,呼叫医生已于 2016年1月 获得了某自然人百万元级的天使投资,新一轮融资也将于近期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呼叫医生隶属于深圳三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但却选择在重庆做重点布局——当前呼叫医生所覆盖的医院和医生主要位于重庆。林培鑫透露,这是因为重庆是呼叫医生 3 名创始合伙人的 “大本营”。

据了解,呼叫医生 3 名创始合伙人林培鑫、聂志林以及另外一名合伙人均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位于重庆)。其中,林培鑫为第三军医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硕士,曾就职于第三军医大学, 负责三所附属医院的医疗管理工作,对接总后卫生部;聂志林为第三军医大学泌尿外科博士,现任附属大坪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肾移植专家。

而之所以选择在深圳注册公司,林培鑫笑着说,“因为深圳氛围好,而且方便招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44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