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36氪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749

宋小菜获A+轮8515万元融资,启生产合伙人计划聚焦上游

$
0
0

食材 B2B 平台宋小菜已完成 A+ 轮 8515 万元融资,由银泰投资、经纬中国、IDG 中国合投。此前,宋小菜先后获得了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吴咏铭的 3000 万元天使投资,以及 IDG 资本领投,元璟资本、普华资本跟投的 1.04 亿元 A 轮融资。

宋小菜的模式详见 36 氪此前报道,概括而言,该公司采取以销定采的反向 B2B 模式,且只面向菜市场商贩这样的次级终端和中小生鲜零售商,只做少量常用交易的蔬菜单品从而加强供应链话语权,将部分采购、物流、销售环节分包开放出去,在产地完成蔬菜商品化直供围绕在各个社区边的蜂巢式冷库,用户下单后次日清晨开张前便可到附近仓库提货。

此轮融资之后,宋小菜发布了生产合伙人支持计划。

该公司此前便通过上游基地、合作社、经纪人、蔬菜分销商、采购买手来做产地商品化,以此减少商品打开分拣的次数,并降低人力、物流成本。而宋小菜希望靠生产合伙人计划,寻找更多对产品熟悉,能提供揽收、分类分级、包装、等服务的有意愿主体,种植农民、农民经纪人、生产基地、蔬菜公司、经营大户以及专业买手皆有资质加入。

而宋小菜则提供 4 点支持:

  1. 订单规模化:开放以销定采的订单渠道,为合伙人提供稳定订单;
  2. 定装标准化:宋小菜负责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商品定装标准,包括商品自然属性(产地、品种等)、蔬菜等级(大小、重量等)、加工规格、仓储包装等;
  3. 价格透明化:同步产地价格、销地价格、APP 售价、订单数据,以包地、利润分成、渠道佣金等方式让合伙人 “卖得明白”;
  4. 流通品牌化:与合伙人联合建立品牌,并提供品牌策划、推广等支持;

对供应链上游的掌控和 “产地直采” 是很多食材 B2B 电商所向往的,但通过自建体系做整条供应链,往往效率并不比传统体系高,亏损难止。此外,当单一 SKU 采购量没有很大量时,很难形成对产地的话语权。

而传统生产、流通主体往往对找到好产品、承担价格波动、控制损耗等环节了解很深,宋小菜希望调动他们的力量来增强供应链上游掌控力,让他们成为宋小菜的供应商,由宋小菜采购人员辅助其进行品控、提供标准,帮助上游解决订单和适销对路的问题,试图建立一个双赢的体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974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