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作者 Fred Wilson 是硅谷顶尖的风险投资家和著名的博客作者,他被公认为纽约投资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参与投资的公司有 Twitter、Tumblr、Foursquare、Bug Labs 等。Fred Wilson 还是风险投资公司 Union Square 的联合创始人。
《纽约时报》写道,上个季度之所以没有科技公司进行 IPO,是因为科技公司在公开市场中出现了 “冷淡期”。
逻辑如下:
- 很多在 2015年 进行 IPO 的科技公司现在开始潜水了,因此公开市场的投资者不愿意在 IPO 上损失资金。
- 私有市场的公司比同类公开市场的公司估值高。
- 在私有市场使用可转换债券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融资是一种相对直接的方法,会驱动最终 IPO 价格。
如果公司现在上市,公司的估值可能比在私有市场上的估值低,也可能比你在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低,为什么还要着急上市呢?
如果公开市场等待的时间足够长,很多 IPO 价格驱动的体系会迫使公司发行上市并且 “给股票定价”。你也可以长期采用缓兵之计。
我确实认为这种 “冷淡期” 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会持续将近一年的时间。除非有一两家勇敢的公司不管价格如何都要上市,拿到资本和 IPO 后的流动性股票,然后告诉你实际上上市也可以做得很好。
我希望出现后面一种情况,因为对每个人来说,这种情形要比我们现在所处的 “冷淡期” 要好。